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技数码 > 正文

董卿年龄,AI解放“一人公司”潜能,上海“视听静界·π空间”将打造OPC创新社区

摘要: ...

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催生全新的企业形态。

借助AI技术,个体能够独立完成一条生产线上各个环节的任务,“超级个体”不再是夸夸其谈。而再向前一步,公司也由此能够变得越发轻巧。“OPC”是One Person Company的缩写,即“由一人创建的公司,且具备永久存续、有限责任等公司基本特征”。过去,它更多作为一个法律范畴内的概念被讨论,而在未来或许是AI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“新势力”。

“视听静界·π空间  OPC创新伙伴计划”现场发布。

11月28日,2025中国报业传媒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大会在上海开幕。当天,“视听静界·π空间  OPC创新伙伴计划”现场发布,一个专门面向OPC的创新社区将在静安大宁功能区的“视听静界·π空间”正式启用。

作为落实促进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“沪九条”的战略举措,该计划以“OPC超级个体”为支点,携手上海报业集团及澎湃新闻、派生万物等业界、学界以及技术领域资源,构建政府、媒体、企业、高校、科研机构和内容创作者共同参与的一体化协同生态体系。静安区也将推出一系列政策,全力将π空间打造成为国内首选的OPC创业、创新、创作之家。

大宁功能区“视听静界·π空间”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 供图

打造OPC的“创新乐园”

为什么要有一个专门针对OPC的创新社区?

上海静安区委副书记、区长翟磊在会上介绍,为进一步促进AI+生态集聚和应用落地,静安区以战略投资派生万物为契机,依托媒体力量,发起OPC创新伙伴计划,这一计划的核心就是要构建“政产媒学研用”六位一体的创新生态共同体。

未来,静安区将搭建全生命周期政策赋能体系,提供从线上到线下的智能工具和孵化空间,全方位立体式支撑,叠加投融资对接,产业资源链接,原创IP孵化等全链条服务,让每家科技企业、每位OPC超级个体和AI创作者实现价值跃升。

静安大宁功能区管委会副主任,大宁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毛立鹏说:“平时我们接触很多内容创制方面的企业,发现有的企业很大,但有的可能一个人就能生产出很丰富的内容。这些一人企业也能够发展得很好,而这种成长型、创新型的企业也应该是我们服务的对象。”

以AI为引擎,借助AI智能体开发应用,个人的研发、运营和商业化能力被成倍放大,OPC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一人公司”,而是指个人在AI的协同支持下,可以独立完成从产品设计、研发、生产,到市场投放、用户运营与客服响应的全链路业务闭环。

“视听静界”OPC创新社区   静安区供图

AI从效率工具向创造力伙伴进化,也开启了“单人+AI即公司”的OPC全新模式。静安大宁功能区整合龙头企业、科研机构、高校、投资机构、行业协会等力量,在“视听静界·π空间”设立OPC社区,为“一人公司”的创业者提供创业孵化、专业指导知识产权保护、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。

据悉,“视听静界·π空间”将于近日正式开启运营,是“视听静界”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区的重要产业载体,致力于打造国际化超高清视听应用创新引领地。OPC社区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,预计可容纳约150家OPC。

“π空间”负责人王月表示,OPC创新社区希望能够发掘、培育、壮大“科技种子”,让其发芽成长、发光发热,甚至成为独角兽企业。除了提供办公空间之外,社区还将为OPC提供一系列专属礼遇,包括算力券、模型券、产业指导、资源对接、IP支持、人才保障、场景应用、政策接力等全方位服务。

相较于“创新社区”,毛立鹏更希望这个载体能够成为OPC创业者的“创新乐园”。在这里,一个人就是一个企业,所有企业在一个空间里无负担地沟通交流、头脑风暴,而园区或者政府除了提供及时的服务之外,不必过多打扰。

OPC创新社区办公区域

专家:OPC可能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主流创业形态

毫无疑问,OPC的诞生与AI技术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。

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指出,OPC首先是AI带来的生产力革命和生产关系创新的产物,AI是生产力,人是生产关系,两者在这里结合。未来,它可能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主流创业形态,特别是在咨询、创意、研发等领域。

沈开艳认为,OPC的出现主要有三个原因:一是技术的门槛降低,生成式AI使得团队合作不再是必需。二是零工经济或者个体户模式,正在与知识创新相结合,组织范式有所变化。三是得益于制度创新,为新生事物产生提供了可能。

OPC的“轻装上阵”,使其具备独有的优势。首先是创新效率的提高,从创意概念到产品落地的周期被大大压缩;此外,组织管理成本大幅降低,对市场的灵敏度和适应能力也很强。而对于将人工智能作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的上海来说,发展OPC能够丰富产业的层次,让AI产业“既有大树,又有小草”。大量的OPC也意味着海量的应用场景,能够加速技术渗透,助推AI技术迭代。同时,OPC的发展,更是扩张了一支不可小觑的应用型AI人才队伍。

对于OPC的未来发展,沈开艳也提醒需要有新的治理结构,比如针对AI合伙人、外部的协调网络等等,要关注AI代理的可靠性和社会信用体系的支撑。站在社区的角度,她提到要从制度层面提供更多支持,比如非常重要的区块链溯源的成果保护机制。“数字经济时代复制是非常容易的,有一个区块链可追溯的、不可篡改的机制,也是为了保护产权。”另外,在OPC的发展过程中,社区也可以考虑更多地开展产学研合作,以便更好地解决后续可能存在的问题。

OPC创新社区办公区域

OPC与社区一起“从小长到大”

上海发展OPC,为何是大宁先声夺人?

大宁功能区作为静安区四大核心功能区之一,依托公园、交通、商圈、服务的优势,打造成为“白天有员工,晚上有居民,周末有游客”的产城融合标杆区域。而除了这些之外,在这里有超340家影视企业入驻的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,有全球首项以城市命名的国际赛事“上海电竞大师赛”,还将有上海首块8K+裸眼3D超高清户外LED全彩屏。

2014年起,大宁功能区先后在影视、电竞等领域发力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大宁积极布局“集成电路/芯片设计、数字化安全和智慧健康”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实现“文创+科创”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。数据显示,功能区目前已云集科创企业超700家,有高新技术企业141家,市级专精特新和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分别占全区25%、40%以上,过去三年内,被认定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的企业占比达全区45%。

2024年底,静安区打造“视听静界”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区,大宁功能区为主要承载区。由此,功能区全力推进“视听静界·π空间”建设,并重点聚焦“AI+大视听内容创制”赛道,搭建公共服务平台,以“技术突破、内容创新、场景应用”三向发力,构建超高清视听产业的创新生态与产业集群。

将揭开面纱的“π空间”,将通过建设“政府+产学研+技术认证+孵化公司”的模式,构建“研发-赋能-成果-市场”全链条生态,成为企业及项目孵化的科技创新赋能空间。除了共享办公空间之外,这里还有产业服务中心、超高清视听产业展厅、AI元宇宙创新示范中心、与上海大学共建的“未来超高清技术国际创新中心”等等高能级创新与展示平台。

OPC创新社区作为一个聚焦的触点,承载它的还有更大的“π空间”,以及更高维度的“视听静界”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区。王月表示,从一粒种子开始,企业发展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,企业规模成长到不同程度,这里都能够有相应的空间、政策、资源和服务去托举,这是大宁一直以来“文创+科创”的雄厚基础所决定的。

沈开艳则提到,大宁功能区有其区位优势,既可以对中心城区的一些高技术业态进行承接,又能够对长三角地区等外部区域进行辐射。而在服务方面,OPC创新社区通过物理空间加上技术平台,再加上资本链接等等,各个方面的赋能已经突破了传统众创空间的服务边界。

“现在OPC创新社区可能只是部分区域,但如果未来很多创业者愿意尝试,那么空间还可以进一步拓展。”毛立鹏表示,社区希望陪伴OPC“从小长到大”,这个“长大”可以指规模也可以指体量,而同样,他希望社区本身也能够“从小长到大”。